首页

美脚虐阳

时间:2025-05-29 13:10:24 作者:半年绕洞庭湖一圈 这只麋鹿爱“溜达” 浏览量:83052

  近些年,我国在动物保护和研究方面运用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。2020年12月,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在湖南洞庭湖野化放归了10只麋鹿,并给它们戴上了卫星追踪器。这批麋鹿在洞庭湖的活动呈现出怎样的规律,数据研究会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?

  野放麋鹿佩戴的卫星追踪项圈,每两小时会回传一次数据。通过数据能够对野放麋鹿的活动规律、习性、活动轨迹等进行分析。

  这10只麋鹿来到洞庭湖后,有几只生活在一起,有的却选择了“单飞”。其中一只成年雄性麋鹿,在到达洞庭湖数月后,逐渐离开了原来的群体,花了半年时间绕着东洞庭湖走了一圈。

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钟震宇:这个鹿群可能比较爱活动,它扩散范围比较大,整个湖区好像都有它的活动范围。因为洞庭湖原来就有麋鹿,它可能加入了其他的鹿群。

  研究人员对卫星追踪信息分析发现,麋鹿虽然是一种昼行性动物,白天的活动量大于夜间,但夜晚却不会像人类一样长时间睡觉。

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钟震宇:晚上麋鹿跟人类不太一样,它更多的是一种浅睡眠,有干扰它会起来继续活动,下一个时间段它再休息。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,夏天温度比较高,那段时间它更多的是休息,天亮之前、天亮之后这两个时间点活动稍微大一点。

  通过追踪器传回的数据,研究人员发现,麋鹿在野外一天内可以移动10多公里。发情季节雄鹿更为活跃,哺乳季节,雌鹿会更活跃一些。这些数据不仅能研究麋鹿行为,也能帮助科研人员了解麋鹿喜爱怎样的栖息环境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紧急救助高血压急症渔民

11月5日,据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: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沈德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主动投案,目前正接受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
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策展人彭超:坚持“讲述”真实历史

李小鹏介绍,2023年我国平均每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.6亿人次,每天全社会的货物运输量超过1.5亿吨,每天有3.6亿件快件被揽收。此外,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运输服务越来越“聪明”,越来越“贴心”。

“代炒菜”悄然走红 在消费分层中把握机遇

  (四)有对教材持续进行使用培训、指导、回访等跟踪服务和研究的专业团队,有常态化质量监控机制,能够为修订完善教材提供持续、有力支持。

古镇开发需守正创新

久久不见“博鳌”见,久久见过还想见。四天的“博鳌时间”即将画上句号,但我想,今年年会上沉淀下来的“博鳌智慧”、新的“博鳌方案”,才刚刚打开转化落地的第一页。

福建多地多部门联合进校园传承雷锋精神

二、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。包括生态保护修复法制、政策、规划、标准4个方面,主要反映了以“制”促“治”的重要制度性成果,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,激励约束并举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